【人民医生网】在国内医生集团普遍将服务定位于治疗环节上时,胡大一医生集团“一锤子”将服务定在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上,通过落地未来诊所,来与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甚至是合作互补关系。
2014年起,张强医生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博德嘉联医生集团等一批先行医生集团的纷纷成立,一种医疗新业态悄然诞生。此后几年,不少医生结合自身已有的医学积淀,纷纷试水,抱团成立医生集团,医生集团数量持续井喷。据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注册的医生集团数量已超过一千家。但作为一种卷入到市场运作中的医疗新业态,归根结底终还将接受市场考验。“医生集团商业化不清晰”、“医生集团的‘僵尸化’”等现象是目前医生集团普遍面临的问题。
胡大一医生集团成立于2017年。从行业进程看,这个成立时间稍落后于其他医生集团。两位创始人在医疗行业的深耕方向也截然不同,创始人胡大一是我国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而另一位创始人李浩则是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深耕有十年的经验。这样的“组合”究竟能擦出哪样的火花?医生集团普遍头痛的落地难问题,胡大一医生集团又是怎样做的?近日,亿欧大健康专访了胡大一医生集团CEO李浩,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2017年,胡一大与李浩一拍即合,成立了胡大一医生集团,一锤子将医生集团的服务定位在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上。如果从医生集团整个行业来看,这种聚焦前后端的医生集团仍在少数,绝大部分医生集团的服务仍主要集中在治疗环节,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看专家号就诊”的需求面依旧十分广泛。医生集团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看名医”的新渠道。
医生集团不抓“主”,反倒聚焦预防和康复上,这其中逻辑能否走通?特别是在预防上,中国国民认知意识仍不足,大量的市场教育是必然。据李浩介绍,胡大一医生集团之所以选择切入心血管领域的预防、康复,这其中也有自己的理由。医生集团若直接介入治疗环节,无疑是和医院形成直接竞争关系。但医院,尤其是公立大三甲医院由于此前已经有了数十年的积淀,医生集团在这种“刀锋相见”的场景下,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过公立医院。因此,倒不如抓住治疗以外的周边地带,与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甚至是合作互补关系。
此外,李浩有着近十年的互联网医疗从业经历,2009年成立了三甲医院的网上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医指通,让其了解到心血管领域所具备的市场需求。在该平台所服务的5000多万就医用户中,其中有900多万为心血管病患者。同时,这类患者由于受过重大疾病险的教育,因而,进行术后的康复管理即二级预防意识也十分强。“将这一部分人管理起来,其用户粘性度和付费意识都将十分强。”李浩表示。
四月,“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的出台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但同样为新业态的医生集团却没有如此幸运,大多数医生集团仍还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试图寻找较好的落地方式。目前,医生集团的落地探索路径包括:第一,“轻资产模式”,选择抱团进行多点执业;第二,“重资产模式”,线下自建医疗机构;第三,“学科共建模式”,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为其输出人才、技术等支持。
“由于医疗技术很难标准化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医生集团靠自建线下医疗机构发展较慢。”李浩说。胡大一医生集团所成立的“未来诊所”是一种线下实体医疗机构与医联体、互联网医疗相结合,通过学科共建的方式,以提供其他医疗机构人才、用户运营、设备投放、培养体系这四方面的支持。这并非是一种单纯的重资产自建医疗机构模式。2018年,胡大一医生集团联合美国梅奥诊所开办了三期心脏康复培训班,为500多名来自全国二、三甲医院的医生颁发了国家心脏康复认证。今年还将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学习与认证项目。
从落地场景来看,“未来诊所”以城市和基层为划分维度,分别进行了业务布局。在城市落地上,胡大一医生集团试图与非公医疗机构展开合作,现已正在深圳筹建一家数千平的“未来诊所”,不仅面向冠心病预防与术后康复患者,还将开展“医体融合”业务试点,针对马拉松爱健康人群的心肺储备进行健康管理,包括赛前心脏筛查、赛事急救、赛后康复等。据李浩介绍,在今年上半年,胡大一医生集团的另一个聚焦点将会放到基层这一块,重点是心血管县域医联体,并将慢病管理延伸到农村,管住基层5000万留守老人这一心血管疾病的“蓝海市场”。目前,胡大一医生集团已与广东省紫金县人民医院合作,试点共建全国首家心血管预防康复中心,预计今年三月开业。一旦试点成功,胡大一医生集团将在政府、医院多方协作下,在全国开办数百家该类型的基层“未来诊所”。
在提供的服务上,“未来诊所”的诊疗也与其他机构的康复科室有所区别,主要结合胡大一早年提出的心血管慢病管理“五大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戒烟限酒处方”和独特的双心医学门诊。“80%的心血管康复病人在康复期遇到的问题均是心理问题。”李浩提到。双心医学门诊是胡大一在国内率先倡导与实践,也是针对心血管病人这一特殊性而提出。双心医学门诊由门诊医生和心理医生,外加随访医生,三方共同组成,以此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周到的服务。而在收费标准上,“未来诊所”主要参考国内高品质的心脏康复机构收费标准,比如一个“百日康复”疗程患者大约收费2万元上下。
事实上,早在未来诊所成立前的2012年,胡大一就曾着手建立心脏康复医学中心,并在短短六年内,在全国推动建立了近500家这样的心脏康复中心,已经有12家被国家卫健委培训中心初步认定为心脏康复培训示范中心。2018年再度成立“未来诊所”这个心血管康复中心,是否如出一辙?如果从康复功能的角度上来讲,“未来诊所”与此前胡大一着手承建的心脏康复医学中心,并未存在较大差异,均是对心血管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但据李浩介绍,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是想打造一所区别于传统的心血管康复中心的医疗机构。
传统的公立心脏康复中心还是仅仅停留在院内康复,但对于一个心血管病人来说,术后康复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管理。急性期是指患者从术后到出院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临床医生的治疗下使患者生命得到救治,大概两星期左右。恢复期则是指术后半年这一段时间。维持期管理是指病人回到家中后在社区全科医生的管理下,进行终身的康复。
传统心血管康复中心普遍存在一种弊病:一旦患者离开医疗机构,就无法对其进行追踪管理,但院外时间事实上占到了很大一部分。“未来诊所”所要做的正是要突破这一点,将服务延伸到院外,对患者进行一个全周期的管理。李浩称“未来诊所”是一种天网+地网+人网结合的模式。天网,主要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对患者院外的数据进行收集,管住“院外环”;地网,通过建立专科的医联体,把全国500多家心脏康复中心联网起来,构建统一的康复会诊系统,可进行远程复诊和会诊,联通“院内环”;人网,指医生的多点执业,通过为非公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心血管人才资源,并对人才进行培训的方式,来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院外的管理上,除利用可穿戴设备对患者进行追踪管理,胡大一医生集团还推出了预防康复基地,将心血管患者汇集起来,进行集中的康复训练。据李浩介绍,今年五月份,胡大一医生集团将在江西宜春合作落地首个心血管预防康复基地“同济明月山富硒温泉康复医学中心”。心康训练的模式大概为,每次集中康复时间为15天,每次30人左右,实行“一对一”专家指导,结合上海同济医院“同济明月山医学中心”临床康复,重点开展运动、心理、营养、生活方式等院外强化训练。
打通院内、院外,进行全周期的心康服务对于市场来说,诉求性较高。但“能不能让医生产生持久的热情度?”胡大一医生集团的品牌背书能力是否足够?”这些也将是胡大一医生集团在接下来落地探索中所将要面临的问题。
第二十四届全国儿科学术交流会王东记专访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胡大一:心脏支架仅是治疗的开始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GSK疫苗医学部负责人唐海文专访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胡大一:当下是医疗拥抱互联网的最佳时机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哈医大一院举办黑龙江省糖尿病基层医生培训 | 评论: | [热点评论] |
等级: 2500 排名:3
等级: 1000 排名:5
等级: 1000 排名:6
等级: 1000 排名:9
等级: 1000 排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