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59494926

  • 专业的医学会议服务与学术推广平台

让医学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 简要:【人民医生网讯】近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动临床医学学科转型发展,成立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瞄准青年医生群体培养“研究型医师”,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将中国的病例资源转化为临床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要说成就和

【人民医生网讯】近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动临床医学学科转型发展,成立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瞄准青年医生群体培养“研究型医师”,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将中国的病例资源转化为临床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要说成就和实力,上海交大医学院当然有自豪的理由:从2011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连年名列全国医学院校第一,在教育部学科评估、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中,该院临床医学学科多年位居首位。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有种强烈的危机感。他发现,医学界很多人一说医学研究,就讲细胞、分子、基因层面的基础研究,对临床研究不够重视;不少医生满足于当“开刀匠”,无意做研究,或者想做而能力不足;当今临床医疗大面积采用国外的诊断标准,而基于中国本土的诊断标准非常少。

从2014年开始,上海交大医学院开启临床医学学科的转型发展之路。陈国强在多个场合呼吁,政府的项目评估要充分肯定临床研究的价值,三甲医院要有高超的诊断、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这就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上海交大医学院瞄准青年医生群体推出研究型医师和临床专职科研队伍“双百人”计划。研究型医师计划面向40岁以下临床医生,在5年内培养100名善于开展临床研究破解临床实际问题的“研究型医师”。临床专职科研队伍要求年龄在45岁以下,培养和引进100名接轨国际前沿、面向国家临床医学需求、致力于解决国民健康问题的青年临床研究人员。

上海交大医学院于2017年成立临床研究中心,整合13家附属医院临床资源,建设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的专业服务、管理、教学与研究平台。单所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容易面临病例不够多、研究结论不够可靠的窘况,这个中心则协同多家医院力量,起到服务与支撑作用。各附属医院也成立临床研究中心,由医学院和本医院双重领导,实现医院内外联动。

在此基础上,上海交大医学院布局30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从一家单位的单中心培育项目,发展到覆盖3家附属医院以上的校内多中心项目,乃至联合系统外院校开展大型临床研究,形成了总结诊疗病例、提出科学问题、组队协同攻关的临床研究氛围。

在陈国强看来,近5年推进临床医学学科转型,唤醒了医生们开展临床研究的意识,特别是建立起推进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平台和机制,为医学院的长远发展准备好了肥沃的土壤,由新体系支撑的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也开始显现。

2018年,由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起,心脏外科赵强教授牵头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医学会官方杂志JAMA主刊发表,作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该研究有望改变中国乃至世界搭桥术后的治疗指南。

今年7月17日至25日,瑞金医院肾脏内科陈楠教授团队和附属仁济医院南院风湿科叶霜团队共3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些研究创造了首个中国批准的国际原创新药、首个低氧通路新药。此外,第九人民医院李青峰教授团队实现1.2亿元独家转让项目,相关技术将应用于皮肤再生、愈合、移植等领域,蕴含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益。“发表这些顶级论文的专家正是每天在手术室、在病房忙碌的医生们,他们用心为病人服务,更是用他们的智慧在推动临床诊疗的进步,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医生的智慧与贡献。”陈国强欣慰地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免责声明:由网友自主投稿、发布、上传到本站的作品,本站仅对此类作品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第二十二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 评论: [热点评论]
2022广州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检测试剂展 评论: [热点评论]
2020中国肿瘤防治联盟年会暨中国精准医学大会 评论: [热点评论]
2021第十四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 评论: [热点评论]
第二十一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 评论: [热点评论]

用户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专家推介
服务项目
  • 专家推介

    微信用户已达7亿,覆盖90%以上手机,微信营销是我们的品牌服务 ...

  • 学术交流

    《人民医生》EDM邮件,图文并茂,直投千家万户,送达率97%以上 ...

  • 多点执业

    国际刊号,为药企提供文稿撰写、版面编排、广告设计、制版印刷全程服务 ...

合作伙伴

专家中心

主编微信

在线客服

010-56240898

在线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在线QQ 点击咨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协会章程 专家条例 本站条款 加入办法 专家团队 专家名单 行业合作 用户帮助

网址: www.rmys360.com    京ICP备12014542号-8    ICP证:京B2-2021108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5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