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59494926

  • 专业的医学会议服务与学术推广平台

抽5ml血就可以找到“作怪”的癌症驱动基因

  • 简要:抽5ml血就可以找到作怪的癌症驱动基因。在昨天,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南京肿瘤临床与转化医学论坛暨金陵肿瘤学高峰论坛在宁召开,专家介绍了肿瘤治疗的最新技术:抽5毫升外周血,可以同时测几百个基因,如果找

抽5ml血就可以找到“作怪”的癌症驱动基因。在昨天,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南京肿瘤临床与转化医学论坛暨金陵肿瘤学高峰论坛”在宁召开,专家介绍了肿瘤治疗的最新技术:抽5毫升外周血,可以同时测几百个基因,如果找到“作怪”的癌症驱动基因,那么就能进行“精准打击”,不同癌症之间的药也有通用的可能。

只要5毫升血,一次能查四五百个基因

以往要得到肿瘤的信息,医生要想方设法取到肿瘤细胞,但是现在我们从外周血中就能得到越来越多的信号。在昨天大会上,专家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束永前教授告诉记者,以前是根据已有的药物来找基因,现在是根据患者的基因来找药物。只要抽5毫升血,花上10多个工作日,就可以一下子检测400-500个基因。其中有一些是癌症的驱动基因,与患者癌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找到“作怪”的驱动基因,就能有针对性进行“精准打击”。

不同癌症患者的驱动基因,可能是相同的。“比如说有一个人患上了肠癌晚期,那么我们为他进行基因测序可能发现,他的驱动基因和某些类型的肺癌驱动基因是一致的,那么用于肺癌靶向治疗的药物,也能被用在这个患者身上。”束永前教授表示,同样的道理,胃癌也能用上乳腺癌的靶向药,在一段时间过后如果患者产生了耐药性,那么驱动基因也可能发生了变化。再次找到新的驱动基因,就能及时修正治疗方案。

晚期癌细胞扩散患者,也能存活十几年

在市民的印象中,如果癌症患者晚期出现了扩散,那么存活期堪忧,生活质量也大大下降。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束永前教授举了一例他印象极深的病例。这位患者已经70多岁了,查出卵巢癌是在17年前。当时患者情况很不好,手术后半年发现腹腔内又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瘤子,开始广泛转移。当时束永前教授为她进行了规范化地治疗,她奇迹般活过了一年又一年,17年间更换了20多套治疗方案,最近几年还用上了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实行精准化治疗,患者目前仍然存活。

“有些患者能找出驱动基因,但有些就找不到。通常来说,能找到驱动基因的患者,生存期普遍比没有驱动基因患者的生存期要长。”束永前教授说。

基因检测费用每两年减半,将来会更普及

能让很多癌症患者受益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目前真正使用的患者并不算多,不菲的价格是原因之一。束永前教授介绍,目前用外周血测一次基因,费用大约在1.6万元左右,也没纳入医保,所以普通人群难以接受。但是患者仍可以有期待,“基因测序技术有每两年时间速度加倍而费用减半的趋势。”束永前教授表示,除了费用会越来越低之外,驱动基因的发现也会越来越多。目前有一一对应的靶向药物的驱动基因,欧美有两三百个,而我国有100个左右。国家卫计委也在酝酿,将来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患者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基因检测技术。

当心:青春期不运动 成年后患癌风险大

如今,缺乏运动、熬夜、心态不平和的年轻人患癌症的也越来越多。束永前教授告诉记者,自然杂志曾经刊登一个欧美国家的调查,他们对11岁-13岁青少年时期进行系统体能锻炼人群和非锻炼人群进行了比较,在成年后体能锻炼人群的癌症发病率远远低于非体能锻炼的人群。“在青少年时期有运动习惯的人群,成年后保持有运动习惯的也会更多。”束永前教授表示,以前很多人讲癌症的家族史,实际上最新研究表明,家族遗传所起因素仅占10%左右,癌症表现出的家族聚集性,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家族人群生活、饮食习惯等趋同,因此也有了相近的致癌因素,所以从预防癌症这个角度来说,生活习惯和心态才是更重要的。

来源:未知
免责声明:由网友自主投稿、发布、上传到本站的作品,本站仅对此类作品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专家推介
服务项目
  • 专家推介

    微信用户已达7亿,覆盖90%以上手机,微信营销是我们的品牌服务 ...

  • 学术交流

    《人民医生》EDM邮件,图文并茂,直投千家万户,送达率97%以上 ...

  • 多点执业

    国际刊号,为药企提供文稿撰写、版面编排、广告设计、制版印刷全程服务 ...

合作伙伴

专家中心

主编微信

在线客服

010-56240898

在线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在线QQ 点击咨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协会章程 专家条例 本站条款 加入办法 专家团队 专家名单 行业合作 用户帮助

网址: www.rmys360.com    京ICP备12014542号-8    ICP证:京B2-2021108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5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