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强、汤钊猷、姚新生、侯凡凡、陈凯先、张玉奎、王广基、王恩多、黄荷凤等在内的多名院士专家“华山论剑”,深化“医药临床与转化”的主题,就最新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诊疗、精准医学背景下的临床实践、药物化学分析新技术进展等方面等话题开展头脑风暴和深入交流,并对中医药的临床与转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林国强主持,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致欢迎辞、校党委书记曹锡康致闭幕辞。
中国工程院汤钊猷院士的报告从“科技井喷式发展更需要中国思维”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的实践经验,结合多年从事西医临床工作的客观认识,提出了应大力倡导“西学中”,让西医要学习中医和中华文明的精髓,从中医中药中找思路、找方法,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疗效。
张玉奎院士介绍了人类蛋白质组学的最新进展,他谈到,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蛋白质组学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解决蛋白质组学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强疏水性蛋白质难以溶解和低丰度蛋白质损失严重的问题,可以筛选出溶解能力强、与酶解兼容性好的新型离子液体,建立基于离子液体提取的蛋白质组定性定量分析新方法,以显著提高膜蛋白和低丰度蛋白质的定量分析能力。王恩多院士从酶和tRNA的角度,介绍了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的一种aaRS――亮氨酰-tRNA合成酶(Leucyl-tRNA synthetase,LeuRS)及其与亮氨酸tRNA(tRNATM)的相互作用。
侯凡凡院士通过《精准医学-临床医生做什么?》的演讲,介绍了其团队在精准医学与临床研究结合中所作的大量工作。通过生动、鲜明的例子,诠释了精准医学“用最适当的方法治疗最适当的患者,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治疗收益”的内涵。王广基院士从宏观到微观系统阐述了精准医学背景下药代动力学的发展,并对PET分子影像技术在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设想和建议。黄荷凤院士报告介绍了针对遗传性出生缺陷,开展以单细胞高通量检测技术为核心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通过相关技术的临床转化,创建主动、新型、精准和高效的遗传缺陷孕前检出、胚胎植入前主动阻断的出生缺陷阻断模式,形成有特色的积极性优生和防控关口前移的示范模式,真正实现了出生缺陷的源头防控。黄荷凤院士以多个临床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展现了这些新技术在控制出生缺陷中发挥的重大意义。
近几十年,随着细胞免疫、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迅猛发展,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越发受到重视。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介绍,不断适应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需求,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构建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研究体系,是提高高校中药研发、疑难疾病诊治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的重要任务。希望通过院士论坛等高层次的专业交流,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助力建设中医药新药开发和疾病诊疗技术平台,不断增强现代实验室的基础性研究,加快中医药技术的改进和推广,充分转化中医药基础研究成果,使“转化”高速高效,将医学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应用到日常临床及健康保健工作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更为快捷、经济的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核酸汇·2022中国核酸药物与新型疫苗产业大会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第五届抗体药物创新及产业化论坛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陈薇院士团队新冠疫苗研制课题获重要成果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从世纪大流感到药物发展史 | 评论: | [热点评论] | |
李兰娟院士为医疗队授课 特色中药进入临床 | 评论: | [热点评论] |
等级: 2500 排名:3
等级: 1000 排名:5
等级: 1000 排名:6
等级: 1000 排名:9
等级: 1000 排名:10